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实验室最早始于1938年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开展的植物引种驯化研究,1958年成立植物生理研究室,段金玉先生任主任;1987年成立民族植物学研究室,裴盛基教授任主任,2002年部分植物生理研究室的科研力量并入昆明植物园,2004年昆明植物所与世界混农林中心(ECRAF)共建“山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2005年成立云南省花卉工程中心。
2007年12月18日,经过研究所战略研讨会的充分讨论,所学术委员会论证,所务会批准,昆明植物研究所集聚全所在野生资源植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的核心力量,整合筹建了“食用、观赏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使全所形成集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保存、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的“三室一园一库”格局。
2010 年 3 月 25 日,在研究所 2010 年战略研讨会上对实验室定位和发展目标又进行了广泛的研讨,根据研究所“三室一园一库”的总体战略布局,为了突出所级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定位和科学目标,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4年10月31日,为贯彻落实科学院新时期实现“四个率先”的战略目标,促进昆明植物研究所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更好发展,经所务会研究决定,原昆明植物园作为支撑系统从研究室中独立出来,而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则作为独立的研究系统。
2014年11月27日,在中科院昆明分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科技处的指导下,经过实验室主任王雨华研究员与全室人员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了云南省重点实验室的专家论证;并于2015年1月22日正式定名为“云南省野生资源植物研发实验室”。
目前,实验室包括云南省野生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与生物技术实验中心两个部分,全称为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简称“资源室”,英文名为“Key Laboratory of Economic Plants and Biotechnology”。
1. 植物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8] |
2. 生态水文学的学科研究动态及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17] |
3. 寄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效应 [16] |
4. 植物熏香的起源、发展及功能 [12] |
5. Bcl-2家族蛋白调控线粒体膜通透性和细胞色素C释放的新机制 [11] |
6. 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0] |
7. 栀子花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一步成苗的研究 [8] |
8. 云南高黎贡山怒族对植物传统利用的初步研究 [7] |
9. The Historical Demography and Genetic Variation of the Endangered Cycas multipinna.. [7] |
10. 从文献分析看我国重楼研究进展 [6] |
1. 植物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8] |
2. 生态水文学的学科研究动态及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17] |
3. 寄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效应 [16] |
4. 植物熏香的起源、发展及功能 [12] |
5. Bcl-2家族蛋白调控线粒体膜通透性和细胞色素C释放的新机制 [11] |
6. 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0] |
7. 栀子花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一步成苗的研究 [8] |
8. 云南高黎贡山怒族对植物传统利用的初步研究 [7] |
9. The Historical Demography and Genetic Variation of the Endangered Cycas multipinna.. [7] |
10. 从文献分析看我国重楼研究进展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