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不同类型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
成霄峰 ; 李树云 ; 胡虹 ; 吴天贵
2011
发表期刊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期号6页码:595-604
摘要叶片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喀斯特地区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及其适应意义对其科学合理的保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于干季与雨季研究了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内落叶、常绿地生、常绿石附生三种类型共19种野生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并比较了不同类型兰科植物之间的差异。其中18种兰科植物为C3植物,仅棒叶鸢尾兰(Oberonia myosurus)为CAM植物。相比于落叶兰,常绿兰具有较高的比叶重(LMA)和叶片碳氮比(C/N),但其叶片氮、磷含量较低。在常绿兰科植物中,石附生兰的叶片Ca含量与δ13C高于地生兰。石附生兰的叶片磷含量在雨季要高于干季,而地生兰的叶片δ13C在干季要高于雨季。该地区常绿兰科植物的N/P值>16,表明其可能受到磷的限制。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6403
专题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成霄峰,李树云,胡虹,等. 喀斯特地区不同类型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J].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1(6):595-604.
APA 成霄峰,李树云,胡虹,&吴天贵.(2011).喀斯特地区不同类型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6),595-604.
MLA 成霄峰,et al."喀斯特地区不同类型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6(2011):595-604.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20120430054.pdf(2079KB) 开放获取--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成霄峰]的文章
[李树云]的文章
[胡虹]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成霄峰]的文章
[李树云]的文章
[胡虹]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成霄峰]的文章
[李树云]的文章
[胡虹]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20120430054.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