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蓝草的传统植物学知识研究 | |
张俪斌; 王趁![]() ![]() | |
2018 | |
发表期刊 | 广西植物
![]() |
页码 | 10 |
摘要 | 蓝草在我国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蓝草制备的植物靛蓝具有抗菌消炎和抗紫外线等保健作用,然而在合成靛蓝商业化的冲击下,蓝草制靛技艺几乎消亡。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环保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植物靛蓝需求量不断增加,对蓝草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关注。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我国民间利用的蓝草种类及分布,对我国蓝草制靛工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重点阐述了制靛工艺原理和工艺传承现状,最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文献记载的我国蓝草共11种,分属于6科6属,现利用的蓝草仅5种;我国蓝草制靛工艺从浸揉染色法发展为固态发酵制蓝法和液态发酵制靛法,只有液态发酵制靛法沿用至今;制靛工艺是将蓝草中的前体物质转化为靛蓝并伴有靛玉红等副产物生成的过程,影响靛蓝纯度的因素包括蓝草材料的选择、温度、浸泡时间、pH值、溶氧量等。目前我国蓝草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蓝草种类的古籍考证、蓝草种质资源的挖掘以及蓝草传统制靛工艺的还原和再现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 蓝草 植物靛蓝 制靛工艺 工艺原理 靛蓝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62960 |
专题 | 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野生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俪斌,王趁,李姗,等. 我国蓝草的传统植物学知识研究[J]. 广西植物,2018:10. |
APA | 张俪斌,王趁,李姗,&王雨华.(2018).我国蓝草的传统植物学知识研究.广西植物,10. |
MLA | 张俪斌,et al."我国蓝草的传统植物学知识研究".广西植物 (2018):1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俪斌]的文章 |
[王趁]的文章 |
[李姗]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俪斌]的文章 |
[王趁]的文章 |
[李姗]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俪斌]的文章 |
[王趁]的文章 |
[李姗]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