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香禾糯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 |
雷启义1; 熊勇1; 周江菊1; 张文华1; 孙军1; 龙春林1 | |
2017 | |
发表期刊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
卷号 | 18期号:06页码:1023-1031 |
摘要 | 香禾糯是我国侗族人民数百年来的传统主食,也是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民族植物学调查与现代分子生物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南侗族地区传统分类的香禾糯农家品种进行了评价,以便探讨香禾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变化。通过8对AFLP引物并基于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对从黔东南侗族地区收集的95个香禾糯农家品种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70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619个,占87.55%,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0.3738,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46,遗传相似系数为0.7121~0.9958。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546时,可划分为Ⅰ、Ⅱ两大类,外加1个特殊品种,其中Ⅰ类群有88个品种,Ⅱ类群有6个品种,来自相同和相邻侗寨或者形态性状相近的品种并没有完全聚在一起。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香禾糯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总体水平较高,特别是传统耕作文化保护较好的侗寨内,其遗传背景差异较大。香禾糯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黔东南地区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关,还与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耕作制度和民族传统文化延续密切相关。 |
关键词 | 香禾糯 遗传多样性 Aflp 种质资源 传统文化 民族植物学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61513 |
专题 | 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雷启义,熊勇,周江菊,等. 黔东南香禾糯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18(06):1023-1031. |
APA | 雷启义,熊勇,周江菊,张文华,孙军,&龙春林.(2017).黔东南香禾糯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植物遗传资源学报,18(06),1023-1031. |
MLA | 雷启义,et al."黔东南香禾糯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8.06(2017):1023-103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黔东南香禾糯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1392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雷启义]的文章 |
[熊勇]的文章 |
[周江菊]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雷启义]的文章 |
[熊勇]的文章 |
[周江菊]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雷启义]的文章 |
[熊勇]的文章 |
[周江菊]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