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总皂苷及不同皂苷成分对痤疮相关病原菌抑菌效果的评价
王奇飒1; 孙东杰1; 何黎1; 徐丹1; 吴文娟1; 李谦1; 刘海洋1; 杜艳1
2016
发表期刊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号9页码:899-901
摘要目的研究重楼总皂苷及不同重楼皂苷成分Ⅰ,Ⅱ,Ⅲ,Ⅴ,Ⅵ,Ⅶ,H对痤疮相关病原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通过液体微量稀释法检测重楼总皂苷及不同皂苷成分对痤疮相关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重楼总皂苷对痤疮丙酸杆菌NCTC737,ATCC6919,表皮葡萄球菌ATCC12228,金葡菌ATCC6538的MIC分别为2.5,5.0,5.0,1.25mg/m L;重楼皂苷Ⅰ,Ⅱ,Ⅲ,Ⅴ,Ⅵ,Ⅶ,H对痤疮丙酸杆菌NCTC737的MIC分别为0.6,1.2,2.5,5.0,2.5,2.5,10.0mg/mL;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12228的MIC分别为1.2,1.2,5.0,5.0,2.5,2.5,10.0mg/mL;对金葡菌ATCC6538的MIC分别为0.6,0.6,2.5,5.0,2.5,2.5,10.0mg/mL。结论重楼总皂苷具有较好抑制痤疮相关病原菌的作用;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在体外对痤疮发病相关菌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其中重楼皂苷Ⅰ的抑菌作用最强。
关键词重楼皂苷 痤疮 痤疮丙酸杆菌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最小抑菌浓度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54475
专题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
3.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奇飒,孙东杰,何黎,等. 重楼总皂苷及不同皂苷成分对痤疮相关病原菌抑菌效果的评价[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9):899-901.
APA 王奇飒.,孙东杰.,何黎.,徐丹.,吴文娟.,...&杜艳.(2016).重楼总皂苷及不同皂苷成分对痤疮相关病原菌抑菌效果的评价.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9),899-901.
MLA 王奇飒,et al."重楼总皂苷及不同皂苷成分对痤疮相关病原菌抑菌效果的评价".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9(2016):899-901.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重楼总皂苷.pdf(488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奇飒]的文章
[孙东杰]的文章
[何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奇飒]的文章
[孙东杰]的文章
[何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奇飒]的文章
[孙东杰]的文章
[何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重楼总皂苷.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