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CAS
两种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 |
董浪平 | |
导师 | 陈昌祥 |
学位专业 | 植物学 |
关键词 | 元宝槭 中华青牛胆 青牛胆属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
摘要 | 本论文对两种植物,槭树属元宝槭(Acer truncatum Bunge)和青牛胆属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 (Lour.) Merr.)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部分成分进行了抗菌活性研究。应用多种分离材料和分离技术,结合现代波谱技术,从以上两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40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8个。化合物类型涉及苯丙素、萜类、木脂素、甾体、生物碱等。并总结了青牛胆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第一章 元宝槭化学成分的研究 元宝槭[Acer truncatum(Bunge)]为槭树科槭树属植物。其根或根皮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民间用于治疗关节疼痛、骨折、跌打损伤等症。我们从云南昆明采集的元宝槭叶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9个化合物,包括7个新化合物,主要为苯丙素类和萜类。化合物(1, 5, 25)为新的萜类;化合物(8, 9)为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 (22,23)新的木脂素类。抗菌活性实验表明: gallic acid (7),icariside B6 (15),schizandriside(19)对不同的菌株有中等的抑制作用。 第二章 中华青牛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 (Lour.) Merr.)为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民间以藤茎入药,主要用于舒筋活络、清热利湿、治风湿、筋骨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等症状。我们从西双版纳采集的中华青牛胆藤茎70%丙酮-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主要为萜类和木脂素类。其中化合物tinosineside C (3)为新的二降克罗登烷型二萜皂苷。 第三章 青牛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对防己科青牛胆属(Tinospora) 植物化学成分和活性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收集了从1982-2005年有关该属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57篇,列出了此期间发表的164个化合物及其相关活性,其中由95个克罗登烷型二萜及其苷。 |
语种 | 中文 |
2006-06-20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96 |
专题 | 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董浪平. 两种植物化学成分研究[D].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10001_20032801060257(1205KB) | 限制开放 | --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浪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浪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浪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