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系统发育与群体遗传学分析检验杂交是否存在的技术策略 | |
毛建丰1; 马永鹏1; 周仁超1 | |
2017 | |
发表期刊 | 生物多样性
![]() |
卷号 | 25期号:06页码:577-599 |
摘要 | 杂交通常指不同类群间(种间或种内)经有性途径的遗传交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遗传交换过程,杂交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维持和丧失的重要机制,它广泛参与了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类群分化。然而,我们对杂交过程中遗传交换的普遍性、存在模式、产生机制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当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的普遍应用,为深入评价遗传交换的普遍性和进化意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如何选用恰当的研究技术与策略检验潜在的杂交并评价它的特征,成为大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试图综合来自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等相互关联学科中不同的技术策略,以当前流行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为核心,结合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等多种数据获取和分析手段,概括不同分析策略的特点,联系必要的实例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与进化领域的学者提供检测遗传交换的参考。 |
关键词 | 遗传交换 基因流 生物多样性 系统发育 群体遗传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61469 |
专题 | 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林木花卉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3.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毛建丰,马永鹏,周仁超. 结合系统发育与群体遗传学分析检验杂交是否存在的技术策略[J]. 生物多样性,2017,25(06):577-599. |
APA | 毛建丰,马永鹏,&周仁超.(2017).结合系统发育与群体遗传学分析检验杂交是否存在的技术策略.生物多样性,25(06),577-599. |
MLA | 毛建丰,et al."结合系统发育与群体遗传学分析检验杂交是否存在的技术策略".生物多样性 25.06(2017):577-599.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结合系统发育与群体遗传学分析检验杂交是否(1016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毛建丰]的文章 |
[马永鹏]的文章 |
[周仁超]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毛建丰]的文章 |
[马永鹏]的文章 |
[周仁超]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毛建丰]的文章 |
[马永鹏]的文章 |
[周仁超]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