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族地区香禾糯品种多样性的变化 | |
雷启义1; 周江菊1; 罗静1; 张文华1; 孙军1; 龙春林1 | |
2017 | |
发表期刊 | 生物多样性
![]() |
卷号 | 25期号:09页码:990-998 |
摘要 | 香禾糯是侗族地区广泛种植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类糯稻农家品种。探讨香禾糯地方品种多样性变化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有利于及时制定与侗族地区经济和传统文化发展相适应的香禾糯种质资源保护策略和措施。本研究运用民族植物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自2005年以来,对贵州侗族地区香禾糯品种多样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为期12年的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历史上香禾糯在侗族地区的栽培和利用非常普遍,但从清雍正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侗族地区经历了3次大型的"糯改粘"运动,导致香禾糯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大幅度减少;目前黎平、从江和榕江县侗族地区香禾糯品种大约为100个,比20世纪80年代初调查到的363个品种减少了72.5%,即使在黄岗、高仟等香禾糯种植传统保持相对较好的侗族村寨,其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也减少了50%以上,而且这种减少趋势越来越严重。香禾糯品种减少的重要原因是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而近年来随着侗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与变迁,香禾糯品种多样性正在面临新一轮的冲击,消失速度加快。香禾糯的多样性维系与侗族的生产生活和传统文化关系密切,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
关键词 | 地方品种 侗族 香禾糯 变化趋势 农业生物多样性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61464 |
专题 | 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雷启义,周江菊,罗静,等. 贵州侗族地区香禾糯品种多样性的变化[J]. 生物多样性,2017,25(09):990-998. |
APA | 雷启义,周江菊,罗静,张文华,孙军,&龙春林.(2017).贵州侗族地区香禾糯品种多样性的变化.生物多样性,25(09),990-998. |
MLA | 雷启义,et al."贵州侗族地区香禾糯品种多样性的变化".生物多样性 25.09(2017):990-99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雷启义]的文章 |
[周江菊]的文章 |
[罗静]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雷启义]的文章 |
[周江菊]的文章 |
[罗静]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雷启义]的文章 |
[周江菊]的文章 |
[罗静]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