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楝科植物老虎楝及山楝的化学成分研究
章华平
导师吴大刚
关键词楝科 老虎楝 山楝 柠檬苦素类 孕甾烷
摘要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共三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分述了楝科植物云南老虎楝根、山楝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第二部分综述了1998-99年分离得到的柠檬苦素(四降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研究。老虎楝(Trichilia connaroides Wight & Arn.)为楝科(Meliaceae)鹧鸪花属植物。该植物根具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咽喉等功效,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痛、咽喉炎等。植物的三萜和四降三萜成分已有报道,我们对植物根进行了分析,分离出11个已知化合物和2个新化合物,通过MS、~1H NMR、 ~(13)C NMR、2D NMR 等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3β-羟基-6,22-二烯-5α,8α-过氧麦角甾醇(2),3β,5α,6α-三羟基-7,22-二烯-麦角甾醇(3),7-酮-β-谷甾醇(4),7α-羟基-β-谷甾醇(5),3β,4α-二羟基-16-酮-5α-孕甾烷(6),蒲公英赛醇(7),3S,23,24R,25-四羟基-7-烯-大戟烷(8),3,4,5-三甲氧基-1-氧-β-D-葡萄糖-苯酚(9),胡萝卜甙(10),Trijugin C(11),Meliatoxin B_1(12),Neochinulin(13),其中化合物6、11为新化合物。山楝(Aphanamixis polystachya J. N. Parker)为楝科山楝属植物。种子富含具有昆虫拒食活性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通过MS、~1H NMR、~(13)C NMR、2D NMR等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Rohituka-7(1),Tr-B(2),Rohituka-5 (3),Dregeana-1(4),Rohituka-3(5),Rohituka-14(6),Rohituka-15(7),Rohituka-2(8),Rohituka-11(9),其中化合物7为新化合物。第二部分本学会论文综述了1998-1999年分离得到的柠檬苦素类新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理活性。
语种中文
200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528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章华平. 两种楝科植物老虎楝及山楝的化学成分研究[D].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LW004025.pdf(1777KB) 限制开放--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章华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章华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章华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