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CAS
| 膨瑚菌科四个代表属的系统发育和分类研究 | |
| 秦 姣 | |
| 导师 | 杨祝良 |
| 学位专业 | 植物学 |
| 关键词 | 膨瑚菌属 金褴伞属 拟干蘑属 球果伞属 分类学 分子系统学 分子钟分析 |
| 摘要 | 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包含了大批腐生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然而,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目前对该科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关系、物种形成和演化历史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该科前期研究较少的四个代表属开展了系统研究,包括两个泛热带属(膨瑚菌属Physalacria和金褴伞属Cyptotrama)和两个泛北极属(拟干蘑属Paraxerula和球果伞属Strobilurus)。本研究采用核糖体大亚基(28S)、内转录间隔区(ITS)、RNA聚合酶II第二大亚基编码基因(rpb2)、翻译延伸因子编码基因(tef1-α)和β-微管蛋白编码基因(β-tubulin)等分子标记进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和分子钟分析,以揭示各属的系统位置、物种多样性、种间亲缘关系、地理分布、起源和演化特征,探讨球果伞属的物种形成和分化的可能的驱动因子。同时,我们利用形态和分子证据,对各属进行必要的分类处理 |
| 语种 | 中文 |
| 2015-11 |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51164 |
| 专题 | 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秦 姣. 膨瑚菌科四个代表属的系统发育和分类研究[D]. 昆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秦姣.pdf(18418KB) | 学位论文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秦 姣]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秦 姣]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秦 姣]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暂无数据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