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CAS
| 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以香格里拉白地村为例 | |
| 耿彦飞 | |
| 导师 | 王雨华 |
| 学位专业 | 植物学 |
| 关键词 | 民族植物学 传统知识 知识传承 食用植物 纳西族 |
| 摘要 | 传统食用知识记录和抢救及其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野生食用植物的挖掘是发现新食物资源的快捷途径,生物多样性迫切需要多途径的保护方式,而民族植物学在传统知识保存、野生食用资源发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有着独特优势。三坝纳西族乡白地村是纳西族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地点,也是目前滇西北香格里拉市纳西族聚居村之一,位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滇西北核心位置。该村有15 个村民小组,3000 多人口,纳西族约占总人口的60%。本研究以白地村作为研究地点,对当地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民族植物学研究。研究中,采用滚雪球法挑选了86 位20 岁以上各年龄段的关键人物进行了访谈,包括自由列举法、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访谈方法和技巧。随机选择了20 位20 岁以下的调查对象完成了传统知识传承现状的问卷调查表。在民族植物学编目的基础上,运用了食用植物频度分析、文化重要性指数分析等定性定量方法,全面调查分析、评价了该地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和知识. |
| 语种 | 中文 |
| 2015-05 |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51133 |
| 专题 | 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耿彦飞. 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以香格里拉白地村为例[D]. 昆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耿彦飞.pdf(2068KB) | 学位论文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耿彦飞]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耿彦飞]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耿彦飞]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暂无数据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