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民族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其他题名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Four Species of Ethno-medicinal Plants
谭钦刚
导师罗晓东
学位专业植物学
关键词两头毛 蓖麻 圆叶节节菜 苦楝 化学成分 四降三萜
摘要本论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论述了彝药两头毛化学成分及新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第二至四章分别论述了傣药蓖麻,圆叶节节菜和苦楝的化学成分研究。第五章综述了近50年来楝科中的四降三萜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合成等。 通过多种分离技术(柱层析,凝胶等)和波谱鉴定方法,从以上四种民族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得到76个化合物,涉及到萜类、黄酮、香豆素、生物碱、甾体等。其中新化合物14个:1个螺环倍半萜,1个拓扑酚类,1个megastigmane型化合物,2个卡斯烷型二萜,6个三萜(其中包括1个四降三萜),2个孕甾型和1个麦角甾型甾体。 第一章 彝药两头毛的化学成分研究 两头毛(Incarvillea arguta (Royle) Royle)被彝民称作“利拉维”、“瓦布友”、“朝天贯”,民间又称肝炎草,其全草提取物经临床验证为主治肝炎、菌痢等急性传染病的有效药物,在云南,四川的彝族聚居区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我们从两头毛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共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其中1个新的Spirovetivane型倍半萜,该化合物对Cox-1和Cox-2显示较强的体外抗炎活性。 第二章 傣药蓖麻的化学成分研究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傣药名为“麻烘娘”,“麻烘嘿亮”,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区,蓖麻主要用于治疗黄疸性肝炎。现代研究表明,蓖麻有抗肿瘤,抗艾滋病毒,降血压及抑制呼吸的作用。我们从蓖麻的地上部分(果实除外)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共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包括4个新化合物:1个拓扑酚类,2个卡斯烷型大环二萜,1个羽扇豆烷型三萜。 第三章 傣药圆叶节节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圆叶节节菜(Rotala rotundifolia (Buch.-Ham.exRoxb) Koehne)的傣族名为“蜜蜂花”、“牙罗喷”,民间药用全草,傣医主要用于治疗疮疖,痈,风湿,关节痛等疾病;抑菌试验表明,圆叶节节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该种的化学成分未见报道。我们从圆叶节节菜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的含降异戊二烯单元的化合物。 第四章 傣药苦楝的化学成分研究 苦楝(Melia azedarach L.)皮的煎剂或醇提取物均对猪蛔虫有抑制以至麻痹作用,其有效成分是川楝素。大剂量的川楝素能引起大鼠呼吸衰竭。川楝素对肉毒中毒动物具有治疗作用,对大鼠有不可逆地阻遏间接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我们从苦楝的树皮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共分离得到26个化合物,其中包括8个新化合物:4个甘遂烷型三萜,1个meliacarpinin型四降三萜,2个孕甾烷,1个麦角甾型化合物。 第五章 楝科中的四降三萜:化学及生物活性(综述) 本章综述了1961年至2007年从楝科中分离得到的891个四降三萜,按照环的裂解方式划分为11个亚类型。还对四降三萜的合成,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
语种中文
2009-05-22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410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谭钦刚. 四种民族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D].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10001_20061801061505(2395KB) 限制开放--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谭钦刚]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谭钦刚]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谭钦刚]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