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CAS
山珠南星和一把伞南星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 |
其他题名 | Reproductive studies on Arisaema yunnanense Buchet and A. erubescens (Wall.) Schott |
胡光万 | |
导师 | 龙春林 |
学位专业 | 植物学 |
关键词 | 山珠南星 一把伞南星 性别分化 变性 繁殖生物学 花器官发生 传粉 种子生物学 |
摘要 | 天南星是一类有趣的能变性的植物,并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对于天南星属代表植物,山珠南星和一把伞南星的生长和性别分化规律、茎的生长式样、花器官发生发育方式、传粉生物学特征以及种子萌发特性和超低温保存等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两种天南星都为季节性雌性异株植物,同一植株的性别在不同生长季节中可以发生变化。它们除了不能直接由无性植株变为雌株以外,其它在无性植株、雄株和雌株之间的各种变化方式都可发生。它们的性别分化和转换符合“个体大小优势”模型。在不同环境中的植株,性别在无性与有性、雄性与雌性之间分化时,与性别表现相关的各形态学指标的阀值不同。假茎基径在各形态学指标中受环境影响最小,是用来预测植株性别的最佳指标。在生长期,有性植株表现为雄株或雌株的机率与其假茎基径大小之间呈Logistic曲线相关关系,通过曲线方程配合所得出的关系公式为:y=0.9976/[1+e(4.5254-0.7463x)]。 2. 根据叶和芽在球茎上生长和排列方式,山珠南星茎的生长式样属于Murata所定义的第4种类型(Type 4. Negishii type)。一把伞南星茎的生长式样属于Murata所定义的第6种类型(Type 6. Serratum type)。雌雄花原基在花序轴上都呈螺旋向心式产生。雄花原基上只产生雄蕊原基,雌花原基上只产生雌蕊原基,两者都没有其它花器官原基产生的痕迹。雄花原基产生后,通过中间横向凹陷,分裂为上下两部分,各部分再发育出两个各具两个药囊的雄蕊。雌花原基产生后,通过原基四周向上隆起生长,先发育成杯状,后发育为壶形,最后发育成为倒卵形的雌蕊。在每个雌蕊中,山珠南星一般产生5个胚珠,一把伞南星一般产生2~3个胚珠。 3. 两种天南星主要传粉者都为双翅目蕈蚊科和尖眼蕈蚊科昆虫。它们的花序佛焰苞的条纹和花序的气味是吸引传粉昆虫的主要因素,雄花序佛焰苞管基部的开口结构在传粉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传粉成功率由两类昆虫的数量决定,并受两类昆虫类所寄生蘑菇资源量影响人工授粉可大大提高它们的结果率。 4. 两者的新鲜种子都有休眠现象,干燥脱水是打破它们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两者种子能进一步干燥到含水量为5%,并且在含水量为5~10%时,经过液氮超低温处理后都能保持和正常种子一样高的萌发率。干燥和超低温保存是两种天南星属植物种子有效可行的保存方式。 |
语种 | 中文 |
2008-01-26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254 |
专题 | 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胡光万. 山珠南星和一把伞南星的繁殖生物学研究[D].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10001_20051801061500(14314KB) | 限制开放 | --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胡光万]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胡光万]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胡光万]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