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区马先蒿属植物的繁育策略
其他题名REPRODUCTIVE STRATEGIES OF PEDICULARIS (OROBANCHACEAE)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S REGION
郁文彬
导师王红
学位专业植物学
关键词横断山区 绒舌马先蒿 斗叶马先蒿群 马先蒿属 繁育生物学 生殖隔离 孢粉学 花粉演化
摘要横断山区是马先蒿属(Pedicularis L.)植物的多样化中心和分布中心之一。本研究选择丽江玉龙雪山为主要研究地点,通过对马先蒿属植物同域物种间的生殖隔离机制和高海拔分布的绒舌马先蒿(Pedicularis lachnoglossa Hk. f.)的繁育生物学、以及对横断山区特有斗叶群(Sect. Cyathophora)的孢粉学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 马先蒿属植物在丽江玉龙雪山以及横断山其它地区的分布具有非常显著的物种重叠。4个调查和记录的样点中2个样点内有5种,另外两个样点内是6种。各个的样点内的物种之间生殖隔离方式不一样,但可以大致的分成四大类:开花时间的隔离、花部结构的隔离、传粉者行为的隔离和生境的隔离。 2. 绒舌马先蒿是典型高海拔物种,其有性繁殖必须依靠熊蜂采集花粉才能完成授粉。熊蜂对绒舌马先蒿的访问具有非常高的恒定性,在访问的过程中,会忽略和跳过访问路线中的其它物种,偶尔也会转移去采集其它物种的花蜜。人工控制实验表明:不存在自花自动授粉;自交可亲和,但是易发生近交衰退;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败育非常明显;花粉限制不明显,但是资源限制很显著。单个花序的花展示大小变化与授粉率呈反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传粉吸引;但是植株具有的花序数量与座果率不太相关,这种结果可能与同株异花授粉发生的自交有一定的关系。 3. 利用光镜和电镜对斗叶群全部7个种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萌发孔类型只有三合沟和二合沟两种类型,属于较为进化的类群。孢粉学证据除了可以用于该群内的一些种与种之间的关系处理外,还可以用于分析该群以及属的花粉演化趋势。通过进一步分析该群物种占据的不同生境,认为该属植物的花粉演化可能受到环境的选择。
语种中文
2006-06-0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218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郁文彬. 横断山区马先蒿属植物的繁育策略[D].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10001_20042801061503(2839KB) 限制开放--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郁文彬]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郁文彬]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郁文彬]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