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CAS
云南中甸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的遗传结构及克隆多样性分析 | |
其他题名 | Genetic Structure and Clonal Diversity of Cypripedium flavum (Orchidaceae) Populations from South-west China |
蔡凝枫 | |
导师 | 胡虹 |
学位专业 | 植物学 |
关键词 | 黄花杓兰 遗传结构 克隆多样性 Aflp |
摘要 | 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兰科(Orchidacaea)杓兰属(Cypripedium)植物,为我国特有植物,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四川、甘肃南部和湖北西部的高海拔地区,是一种典型的多年生高山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人为破坏及自身繁殖困难等原因导致居群数量急剧下降,急需探明黄花杓兰的濒危机制并发展有效的保护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采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云南省中甸分布的黄花杓兰居群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结构及克隆多样性、克隆空间结构,探讨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的相对比例,揭示黄花杓兰的繁殖策略和遗传变异程度,进而为杓兰的物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黄花杓兰在云南中甸的6个自然居群共121个个体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两组引物共产生104个位点,其中86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2.69%。黄花杓兰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物种水平上,He = 0.2884,Ho = 0.4312;居群水平上,P = 64.59%, He = 0.2449, Ho = 0.3606)。其中,小中甸(He =0.2618)和天生桥(He =0.2610)居群的Nei的基因多样性系数较高,仙人洞(He = 0.2237)最低。黄花杓兰居群的遗传分化不大(Gst = 0.154),居群间基因交流较为频繁(Nm = 2.7460)。 选择天生桥和五凤山居群作克隆多样性及克隆空间结构的分析。采用样方法(10×16 m2)取样,在每格1m2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取样,分别采集样品94个和44个,共138个个体。AFLP分析结果为:居群的克隆多样性水平高(D = 0.9638-0.9960,G/N = 0.83-0.96),仙人洞和尼西两个居群检测到的克隆分株较多;两个居群中都有一定的克隆生长,同一个克隆的分株距离邻近,两个居群共检测出九个克隆系,其余都为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黄花杓兰的种子极小,种子繁殖投入的资源成本相当巨大,通过幼苗补充来重建居群很困难。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花杓兰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遗传分化不大,克隆繁殖能力有限。因此推测黄花杓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干扰,如公路修建,旅游开发,放牧压力,过度采挖等,对黄花杓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居群数量急剧下降。因此,原生地生态保护及进行人工繁育是较为合适的保护策略。 |
语种 | 中文 |
2007-05-23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202 |
专题 | 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蔡凝枫. 云南中甸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的遗传结构及克隆多样性分析[D].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10001_20042801061500(1639KB) | 限制开放 | --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蔡凝枫]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蔡凝枫]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蔡凝枫]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