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CAS
| 刺叶栎复合群的生物地理学研究 | |
| 普春霞 | |
| 导师 | 周浙昆 |
| 学位专业 | 植物学 |
| 关键词 | 栎属 刺叶栎复合群 Aflp 生物地理学 分类学修订 喜马拉雅第四纪冰期 |
| 摘要 | 本文采用AFLP技术对刺叶栎复合群的8个居群进行研究,使用3对引物组合产生了180个位点,其中67.8%为多态位点,并结合形态学、地质历史及化石资料得到研究结果和结论:通过研究对刺叶栎复合群进行了一定的分类学处理,此处理得到了形态学和实验证据的支持,即将刺叶栎复合群的4个种归并为1个种刺叶栎,种下做3个亚种的处理-刺叶栎原亚种、毛脉高山栎亚种和台湾刺山栎亚种,其中台湾刺叶栎亚种位于分支树基部,刺叶栎原亚种与它的关系最为密切,毛脉高山栎亚种处于分支树顶部 。 |
| 语种 | 中文 |
| 2002 |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8038 |
| 专题 | 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普春霞. 刺叶栎复合群的生物地理学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普春霞硕士论文.pdf(13808KB)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普春霞]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普春霞]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普春霞]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暂无数据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