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南药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周敏
导师张颖君
关键词南药 竹节参 滇南叶下珠 岗梅 抗肿瘤 抗氧化 抗病毒
摘要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以传统中医药为特色的天然药物产业现代化的基础。通过系统的植物化学研究,应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对重要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开展研究,将为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南药泛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所产的地道药材和习用药材。本论文对三种南药:竹节参 (Panax japonicus C. A. Mey.)、滇南叶下珠 (Phyllanthus pulcher Well. ex Muell. Arg.) 和岗梅 [Ilex asprella (Hook. et Arn.) Champ. ex Benth] 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多种分离材料和技术,以及各种光谱、波谱和化学手段,从上述三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67个化合物,包括37个三萜皂苷,12个水解单宁,8个黄酮及其苷类,以及10个其它类型的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的三萜皂苷类成分,1个为新的水解单宁类成分。对分离得到的大多数化合物进行了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以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部分化合物显示较好的生理活性。此外,本论文还对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化学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一、竹节参为五加科 (Araliaceae) 人参属植物竹节参 (Panax japonicus C. A. Mey.) 的干燥根茎,被历年中国药典收载,用于增强免疫、抗炎消肿和清热化痰。该植物在日本、韩国和欧洲也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与肥胖相关的疾病以及酒精诱导的胃溃疡等。研究表明,该植物的特征成分为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和达玛烷型四环三萜,但其化学成分因产地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本论文对产自云南高黎贡山的竹节参开展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鉴定了31个化合物,包括2个新的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和1个新的达玛烷型天然产物。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评价,部分齐墩果烷型化合物显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二、运用三种抗氧化模型 (DPPH,FRAP 和 ABTS法) 对7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叶下珠属 (Phyllanthus) 植物的丙酮水提取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试,并用福林酚法对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滇南叶下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因此,本来文对产自云南西双版纳的滇南叶下珠 (Phyllanthus pulcher Well. ex Muell. Arg.) 的地上部分开展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3个化合物,主要为水解单宁和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其中1个为新的水解单宁。进一步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 (DPPH,FRAP 和 ABTS法) 测试以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部分化合物有一定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三、岗梅根为冬青科 (Aquifoliaceae) 冬青属植物梅叶冬青 [Ilex asprella (Hook. et Arn.) Champ. ex Benth] 的干燥根,为岭南地区习用中药,也是“王老吉”凉茶的主要原料之一。从中共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化合物类型包括乌苏烷型五环三萜皂苷,木脂素苷类化合物和一个多元醇类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的含磺酸基团的乌苏烷型五环三萜皂苷,这也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含磺酸基团的化合物。进一步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病毒活性筛选,部分化合物显示较弱的抗病毒活性。四、对人参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整理和综述,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人参属植物提供参考。以上研究结果,已接收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待发表论文2-3篇。
语种ch
2011-0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7001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敏. 三种南药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周敏.pdf(6293KB) 限制开放--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敏]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敏]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敏]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