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CAS
苏铁蕨、纤枝金丝桃等六种植物的化学成分 | |
王扣 | |
导师 | 赵勤实 |
学位专业 | 药物化学 |
摘要 | 本论文以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中华双扇蕨(Dipteris chinensis)、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纤枝金丝桃(Hypericum lagarocladum)、浆果金丝桃(Hypericum androsaemum)以及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分离方法和波谱技术,分离鉴定了化合物116个/次,其中新成分18个,涉及黄酮衍生物、二萜、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氧化吲哚生物碱等多种结构类型。苏铁蕨中新颖的黄烷醇衍生物brainicin,在黄烷醇的C-4位与苯丙素侧链通过碳碳键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为首次发现。从纤枝金丝桃中发现了一系列具有螺环骨架的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类成分;并首次从浆果金丝桃中得到一个具有金刚烷结构的间苯三酚类衍生物。从大叶钩藤中得到特殊的生物碱内铵盐macrophyllionium,扩展了自然存在的内铵盐的结构类型;macrophyllines A和B是一对C-7位异构体,在C-21位连有一个丙酮基,并被实验证明存在于植物体中。大叶钩藤中部分生物碱显示了较好的活性。Corynantheidine对HL-60和SW480细胞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3.96和23.28 μM。Macrophylline A、isorhynchophylline和dihydrocorynantheine对KCl和苯肾上腺素诱导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收缩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值得注意的是,dihydrocorynantheine在30 μg/ml时几乎完全抑制了苯肾上腺素诱导的收缩,且在3和10 μg/ml下作用明显,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动脉扩张剂。此外,本论文还对钩藤属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行了综述。 |
语种 | 中文 |
2010-05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6142 |
专题 | 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扣. 苏铁蕨、纤枝金丝桃等六种植物的化学成分[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王扣.pdf(17215KB) | 限制开放 | --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扣]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扣]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扣]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