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云南松幼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和外生菌根形态学研究
谢雪丹
导师刘培贵
学位专业植物学
摘要对地下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群落与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是近年来真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之前,中国缺乏对地下菌根真菌多样性及菌根形态描述研究工作。本文选取滇中云南松幼苗,基于幼苗菌根形态特征和对菌根真菌rDNA-ITS或rDNA-LSU的序列分析,对其地下外生菌根形态和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共于滇中采集云南松幼苗86株,获得ITS序列114条,LSU序列15条。研究发现:与滇中云南松幼苗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包括担子菌和子囊菌,其中担子菌12科16属37种,子囊菌5科6属8种。云南松幼苗地下外生菌根真菌中,革菌科(Thelephoreaeae)是最主要的外生菌根真菌类群,其次是红菇科(Russulaceae)。棉革菌属(Tomentella)和红菇属(Russula)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均为8种。Tomentella subclavigera和Pseudotomentella tristis出现频率最高。直接接触型和短距离探索型是云南松幼苗上主要的菌根探索类型。云南松幼苗期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比其它植物幼苗期的高。在其它植物幼苗上不占优势的红菇属真菌菌根是云南松幼苗的优势早期菌根。在其它幼苗上常见的真菌类群如块菌属(Tuber)和乳牛肝属(Suillus)没有在云南松幼苗上发现。在云南松幼苗期发现拟棉革菌属(Pseudotomentella)物种不多,但出现频率较高,而在其他树种幼苗期,较少发现有该属真菌菌根形成。对棉革菌属、红菇属等部分外生菌根的形态描述进行了详细描述。本研究表明,同时采集地下外生菌根和地上子实体,并结合菌根和子实体的分子序列分析和菌根形态特征观察,是研究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有效手段。
语种中文
2010-0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6046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谢雪丹. 滇中云南松幼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和外生菌根形态学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谢雪丹.pdf(5175KB)学位论文原版限制开放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谢雪丹]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谢雪丹]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谢雪丹]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