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秋海棠属植物形态学和种质资源保护研究
杨丽华
导师管开云
学位专业植物学
摘要秋海棠属(Begonia L.)是秋海棠科(Begoniaceae)植物。国产秋海棠大多分布于长江以南,主要集中在云南的东南部和广西的西南部,少数种类分布于北方。本文在对紫叶秋海棠(B. purpureofolia)和假厚叶秋海棠(B. pseudodryadis)进行野外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20余种秋海棠属植物进行了引种,开展了种子萌发、种子贮藏、离体保存植株的DNA含量分析、种子形态和花粉形态等方面的初步研究。不仅为该研究领域累积了科学资料,而且为秋海棠属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形态学,(1) 扁果组植物种子的形态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盖状物形状和大小方面。种子形态在侧膜组中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区分组的依据之一。种皮形态在种内较为稳定,对于区分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 国产秋海棠属植物花粉的变异主要在于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条纹状纹饰是秋海棠属植物花粉外壁最常见的纹饰,凹穴状纹饰也很常见,皱折状纹饰比较少见。尽管花粉形态在分组上的意义不明显,但对于区分种、鉴定新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推断秋海棠属花粉大小的演化趋势为由中等大小的花粉分别向大和小两个方向演化。2. 种质资源保护: (1) 濒危等级确认,经调查,紫叶秋海棠仅有三个居群,假厚叶秋海棠仅有两个居群,二者的种群的成熟个体数量均少于2500,不存在成熟个体超过250的亚种群。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ENC2a(ⅰ),应将二者列为濒危物种EN (Endangered)。(2) 引种栽培, 从野外引种了紫叶秋海棠、假厚叶秋海棠等20余种秋海棠属植物。调查了紫叶秋海棠和假厚叶秋海棠的野外生境特点,并对二者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引种种类的生长状况,并简要小结了紫叶秋海棠和假厚叶秋海棠的栽培管理方法,从而获得了一定的栽培管理经验。(3) 种子萌发和贮藏特性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13种秋海棠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特性,并通过设置不同的贮藏温度(室温、4℃、-20℃)和贮藏时间(30d、60d、90d、180d)对3种秋海棠进行了贮藏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秋海棠种子的萌发率在不同的温度下没有显著差异,在25℃条件下萌发较为整齐。室温和4℃为种子短期贮藏的理想温度,贮藏在-20℃下的种子萌发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4) 遗传稳定性检测,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种离体培养10余年的秋海棠属植物的DN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掌叶秋海棠的DNA含量发生了非整倍性变化,离体培养材料的DNA含量是保存在温室中材料的1.5倍,其它两种秋海棠的DNA含量无明显变化。
语种中文
2010-0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6040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丽华. 几种秋海棠属植物形态学和种质资源保护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杨丽华.pdf(51040KB) 限制开放--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丽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丽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丽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