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新技术在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李兴从
导师杨崇仁
摘要

核磁共振(NMR)技术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里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测试手段。然而,由于通常用低场仪器测定,难于解析复杂分子的自旋偶合系统,不能观察被季碳或杂原子相隔的质子间的自旋偶合等,给复杂分子的结构解析带来了困难,甚至无法实现。~(13)C的信号以单一的谱线出现,较易分辨,但往往必须集累已知类似化合物的大量图谱进行对照才能得到较完满的指定。虽然采用了质子选择性去偶,~(13)C偏共振去偶以及门控去偶等技术,但仍未能充分发挥NMR的复杂分子结构解析中的威力。八十年代以来,由于高磁场付立叶变换(FT)技术的普及,使复杂分子的结构测定日趋简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在NMR上的开发,多脉冲激发方式的采用以及由此衍生的许多NMR新技术,尤其是二维(2D)技术的显著进步,使NMR技术不断完善,用少量样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复杂天然化合物的结构进行测定已成为可能。目前,国外仍在不断报道新的脉冲系列及其应用,为分子结构的解析不断提供丰富的信息,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国内对NM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已有不少的综述与介绍[1]。本文拟从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角度,结合实例扼要讨论若干NMR新技术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语种中文
199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892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兴从. 核磁共振新技术在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中的应用[D].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9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N84889.pdf(1813KB)学位论文 限制开放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兴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兴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兴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