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香茶菜和显脉香茶菜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Isodon ternifolius and Isodon nervosus
苟蕾蕾
导师孙汉董
学位专业药物化学
关键词三叶香茶菜 显脉香茶菜 不同生境 细胞毒活性
摘要在过去几十年中,香茶菜属植物由于富含结构新颖和生物活性良好的二萜类化合物而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由两章组成,围绕三叶香茶菜[Isodon ternifolius (W. W. Smith) Kud?]和显脉香茶菜[Isodon nervosus (Hemsl.) C. Y. Wu et H. W. Li]展开论述。第一章介绍了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并且探讨了不同生境对三叶香茶菜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第二章讨论了显脉香茶菜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通过HPLC、LC-MS/MS分析方法结合多种分离技术,对三个产地三叶香茶菜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研究:从广南县产三叶香茶菜中分离鉴定化合物31个,包括10个新化合物;从麻栗坡产三叶香茶菜中分离鉴定化合物19个,包括1个新化合物;从景东县产三叶香茶菜中分离鉴定已知化合物10个;在结构解析方面综合运用了现代波谱解析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ternifoliusin A (1)和ternifoliusins E–F (5–6) 的绝对构型通过X-单晶衍射实验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涉及二萜(包括对映-贝壳杉烷型和对映-松香烷型)和三萜。值得注意的是,从采自广南县和麻栗坡大王岩的三叶香茶菜中分离得到罕见的6,7;8,15-二断裂-6,8-环化的螺环内酯型二萜(ternifoliusins A–D),该结构类型二萜此前仅有两例报道。以上研究表明三产地三叶香茶菜主要成分相似,但微量成分存在差异。另外,从浙江省产显脉香茶菜中分离鉴定8个已知化合物。以上研究结果丰富了三叶香茶菜和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为探索不同生境对三叶香茶菜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上述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7对五种肿瘤细胞株(HL-60、SMMC-7721、A-549、MCF-7和 SW-480)均表现出显著细胞毒活性,IC50值范围0.29–3.50μM,优于顺铂(阳性对照药);化合物10,13,14,18和36对一些特定的肿瘤细胞株表现出强的细胞毒活性。关键词:三叶香茶菜,显脉香茶菜,不同生境,细胞毒活性
2019-06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74025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苟蕾蕾. 三叶香茶菜和显脉香茶菜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Isodon ternifolius and Isodon nervosus[D].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苟蕾蕾.pdf(3069KB)学位论文 限制开放CC BY-NC-ND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苟蕾蕾]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苟蕾蕾]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苟蕾蕾]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