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十齿花属的花药发育和雄配子体发生及其系统学意义 | |
张梓袁1; 刘晓晓1; 李璐1; 孔冬瑞1; 彭华1![]() | |
2017 | |
发表期刊 | 植物研究
![]() |
卷号 | 37期号:04页码:499-507 |
摘要 | 十齿花属(Dipentodon)为东亚特有单型属,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系统位置长期有争议。本研究连续三年的野外观察结果表明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的结籽率较低(4.31%)。同时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观察了十齿花的花药发育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十齿花的花药四室,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基本型。成熟花药壁有6层,由表皮,药室内壁,2层中层和2层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花药成熟时,纤维状加厚发生于药室内壁,便于花药开裂散粉。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孢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型,稀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具3孔沟。在小孢子发育的减数分裂、小孢子四分体和二细胞型花粉时期,观察到发育不正常的现象,分别占40%、48%和36%。通过与其他亲缘类群的胚胎学特征比较,支持最新分子系统学把它独立成科,放在十齿花目的观点。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十齿花存在着花粉败育现象,这可能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
关键词 | 花药发育 十齿花属 小孢子发生 系统学 珍稀濒危物种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61510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 2.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梓袁,刘晓晓,李璐,等. 珍稀濒危植物十齿花属的花药发育和雄配子体发生及其系统学意义[J]. 植物研究,2017,37(04):499-507. |
APA | 张梓袁,刘晓晓,李璐,孔冬瑞,&彭华.(2017).珍稀濒危植物十齿花属的花药发育和雄配子体发生及其系统学意义.植物研究,37(04),499-507. |
MLA | 张梓袁,et al."珍稀濒危植物十齿花属的花药发育和雄配子体发生及其系统学意义".植物研究 37.04(2017):499-50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梓袁]的文章 |
[刘晓晓]的文章 |
[李璐]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梓袁]的文章 |
[刘晓晓]的文章 |
[李璐]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梓袁]的文章 |
[刘晓晓]的文章 |
[李璐]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