栌菊木和珙桐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研究
彭玉兰
导师孙航
关键词护菊木 琪桐 遗传多样性 分布格局
摘要本文从生物学特性、等位酶水、细胞学水平上对护菊木和光叶琪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居群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并结合地史资料,对其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护菊木的研究对护菊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其表型特征基本无变异,偶尔发现有花序集生现象;金沙江流域护菊木的居群大,为优势群落;在南盘江流域幼年个体极少,其自然更新力较差,是下降种群;南盘江和金沙江流域存在物候差异护菊木发芽率较高,种子无生理后熟期和休眠期,扦插繁殖实验表明护菊木扦插繁殖出芽快,简便易行,但不能忍受较高的湿度,湿度可能是影响护菊木生长的重要因子。对护菊木属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首次报道。对护菊木(Nouelia insignisFranch )分布区内的十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染色体数目均为2n=54o对白菊木细胞学研究表明,染色体也为2n=54,它们可能为b倍体。结合帚木菊族已有的染色体报道及形态特征,抱粉特征及地理分布,初步分析表明:护菊木种内不存在细胞地理宗的分化;护菊木和白菊木可能有着较近缘的联系;护菊木可能是古老孑遗植物的后裔,为适应环境而多倍体化,得以保存下来。本文对护菊木11个居群、150个个体、十个酶系统及17个位点进行了等位酶分析。各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数P=5.90/.-47.1,平均为26.2%,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 1. 1-1.5,实际杂合度HO=0.059-0.27,遗传一致度1=0.804-1.000基因分化系数FsT二为0:3815。固定指数F<1,说明护菊木的杂合体较多。护菊木的多样性水平高,居群间分化程度大,各居群间的多态性差异较大,南盘江流域江川、华宁的遗传多样性较低,明显低于金沙江流域,这两个居群需要更好的保护。根据标本记录及野外考察,证实护菊木分布于金沙江流域和南盘江流域,并结合分布区自然条件及实验结果分析,护菊木可能是来自冈瓦纳古陆的后裔,在晚第三纪,从金沙江干热河谷分化出来的特有属。金沙江流域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南盘江流域,是护菊木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和多度中心,南盘江流域是护菊木分布的南缘,护菊木可能由金沙江流域向南盘江扩散。洪桐的研究.本文对光叶琪桐4个居群、78个个体、十种酶系统,21个位点进行了等位酶分析。结果表明光叶琪桐的遗传多样性在特有种中有比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居群的多态百分比P=28.6-47.6实际杂合度Ho=0.177-0.308,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1.3-1.6,表明琪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F在一1与+l之间变动,多数F<0 ,表明琪桐以异交为主。FST=0.1928,比原种琪桐高,昭通与宝兴的遗传多样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居群,遗传多样性保存较为完整。结合地史资料和实验结果,对琪桐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化石资料表明琪桐在历史上广泛分布,现代分布格局是其分布区退却形成的残遗分布,琪桐的起源时间可能是晚白Y-纪至老第三纪。结合等位酶实验结果及地史资料分析表明:琪桐居群有由西向东扩散的趋势,滇西零星分布的居群由四川盆地边缘山地扩散而来。结论护菊木是来自古南大陆的后裔,是河谷特有气候的产物,琪桐是第三纪残佩萨佩遗植物。对它们的研究为理解东亚植物区系提供了线索,说明我国是古老植物的避难所,在冰期西南—华东植物之间的交流是相互的,我国植物区系特别是金沙江河谷植物区系与古南大陆有联系,金沙江河谷可能是某些类群的分化地。护菊木和琪桐的遗传多样性高,生境是影响这两种植物的重要因素,要注意保护其生境。
语种中文
200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560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彭玉兰. 栌菊木和珙桐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研究[D].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彭玉兰硕士论文.pdf(62897KB)学位论文 限制开放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彭玉兰]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彭玉兰]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彭玉兰]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