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CAS
菊科绢毛苣属、肉菊属与合头菊属的系统学研究 | |
其他题名 | Systematics on Soroseris, Stebbinsia and Syncalathium (Asteraceae) |
张建文 | |
导师 | 孙航 |
学位专业 | 植物学 |
关键词 | 菊科 莴苣族 绢毛苣属 肉菊属 合头菊属 系统学 中国-喜马拉雅 起源与进化 |
摘要 | 绢毛苣属、肉菊属与合头菊属同为菊科莴苣族植物,其中绢毛苣属和肉菊属为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类型,合头菊属为中国特有类型。本文对该三属植物的生境、地理分布以及形态性状,包括叶表皮特征、瘦果表面微形态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合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讨论了它们与近缘属间的系统学关系,确定了绢毛苣属与合头菊属的独立地位,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修订。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绢毛苣属和肉菊属关系甚为密切,应归并为一个属;绢毛苣属(含肉菊属)与合头菊属(排除康滇合头菊)为姐妹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因而应将合头菊属(不包含康滇合头菊)从莴苣亚族移至还阳参亚族。而康滇合头菊分子系统学和细胞学特征等均表明其与合头菊属关系较远,并聚在莴苣亚族,应独立出来另成立一个新属即假合头菊属。绢毛苣属植物形态相似性较大,是一个快速扩散进化的类群,又因其大都具有重叠的分布区,故推断其存在种间杂交或基因交流的现象。对合头菊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均表明其紫色花的类群起源于黄色花的类群,且该属植物的早期分化可能是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后向其腹地散布。假合头菊属(康滇合头菊)植物与绢毛苣属及合头菊属植物虽然外部形态上有些相似,但实际关系较远,它们可能都是在3百万以前现代青藏高原极端生境形成以后进一步分化形成的,因都是生长在高原极端的生境中,而产生了趋同进化的特征。 |
语种 | 中文 |
2009-01-19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368 |
专题 | 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建文. 菊科绢毛苣属、肉菊属与合头菊属的系统学研究[D].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9.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10001_20061801061500(11720KB) | 限制开放 | --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建文]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建文]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建文]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