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叶棘豆、镰形棘豆、桑白皮化学成分及抗HBV、HSV-1生物活性研究
其他题名Study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HBV, Anti-HSV-1 Bioactivities from Oxytropis chiliophylla, Oxytropis falcate and Morus alba
姚淑英
导师陈纪军
学位专业药物化学
关键词轮叶棘豆 镰形棘豆 桑白皮 化学成分 抗hbv 抗hsv-1 生物活性
摘要本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二、三章分别介绍了轮叶棘豆(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le)、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e Bunge)及桑白皮(Morus alba L.)乙酸乙酯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第四章对从轮叶棘豆、镰形棘豆及桑白皮中分得的部分化合物进行抗HBV、HSV-1及抗口腔微生物活性研究。第五章对近年来报道具有抗HBV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进行了综述。 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从上述三种植物中分离得到35个化合物,经1D、2D NMR、MS、HRMS、IR、UV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包括32个不重复的化合物,其中1个新化合物。活性研究发现:2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HBV活性;6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HSV-1活性;4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口腔微生物活性。 第一章 轮叶棘豆的化学成分 轮叶棘豆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le为豆科棘豆属植物轮叶棘豆的全草,是常用藏药。我们对采自喜玛拉雅山(5700m)的轮叶棘豆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应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从中分离了10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azukisapogenol(1),(22E, 24R) - 24 - 甲基 - 5α - 胆甾 - 7, 22 - 二烯 - 3β, 5α, 6β - 三醇((22E, 24R) - 24 - methyl - 5α - cholesta - 7, 22 - diene - 3β, 5α, 6β - triol ,2), 芹菜素 (apigenin,3),3′ , 4′- 二甲氧基 - 槲皮素 - 3 - O - β - D - 半乳糖吡喃苷(3′, 4′ - dimethoxy - quercetin - 3 - O - β - D - galactopyranoside ,4),7, 4′ - 二甲氧基 - 槲皮素 - 3 - O - α - L - 鼠李糖基(1→2)- β - D - 葡萄糖吡喃苷(7, 4′ - dimethoxy - quercetin - 3 -O - α - L - rhamnopyranosyl - (1→2) - β - D - glucopyranoside,5),鼠李素 – 3 –O – 槐糖苷(rhamnazin - 3 - O - sophoroside,6),rhamnazin - 3 - β - glucopyranosyl - (1→5) - α - arabinofuranoside(7),(2S, 3S, 4R)- N - {(R) - 2′ - 羟基二十四烷醇基} - 1, 3, 4 – 三羟基 - 2 - 氨基 - 十八 - 6 - 烯((2S, 3S, 4R)- N - {(R) - 2′ - hydroxytetracosanoyl} - 1, 3, 4 - trihydroxy - 2 - amino - octadeca - 6 - ene ,8),β - 谷甾醇(β - sitosteriol ,9),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第二章 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 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e Bunge)系豆科棘豆属植物,产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部。我们对采自喜玛拉雅山5 700m处的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各种色谱柱层析技术,从中分离了14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 - ) - 7 - 甲氧基 - 二氢黄酮(( - ) - 7- methoxy - dihydroflavone,1)、( - ) - 5 - 羟基 - 7 - 甲氧基 - 二氢黄酮(( - ) - 5 - hydroxy - 7 - methyoxy - dihydroflavone,2)、( - ) - pinocembrin(3)、(-)- 7 - 羟基 - 二氢黄酮(( - ) - 7 - hydroxy - dihydroflavone ,4)、4′ - 甲氧基 - 2′ - 羟基 - 查尔(4′ - methoxy - 2′ - hydroxy - chalcone,5)、2′ , 4′ - 二羟基 - 二氢查尔酮(2′, 4′ - dihydroxy - dihydrochalcone,6)、2′,4′ - 二羟基查尔酮(2′, 4′ - dihydroxy – chalcone,7)、( - ) - maackiain (8)、tetrahydroflemichapparin - B (9)、dalbergin(10)、N - 苯甲酰基 - 2 - 苯基乙胺(N - benzoyl - 2 - phenylethylamine,11),正二十四烷醇(n - tetracosanol,12),4′ - 甲氧基 - 槲皮素 - 3 - O - α - L - 鼠李糖基(1→2)- β - D - 葡萄糖吡喃苷(4′ - methoxy - quercetin - 3 - O - α - L - rhamnopyranosyl - (1→2) - β - D - glucopyranoside,13)、β - 谷甾醇(β - sitosterol,1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第三章 桑白皮的化学成分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属传统中药。本论文主要对桑白皮醇提物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从中分离了11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isotetrapterol A(1)、桑白皮素(morusin,2)、环桑黄酮(cyclomorusin,3)、mulberrofuran G (4)、cyclomulberrin(5)、sigmoidin A(6)、二十五烷酸 - α - 单甘油酯(glacerol - α - pentacosannoat,7)、白桦酯酸(betulinic acid,8)、熊果酸(ursolic acid,9),β - 谷甾醇(β - sitosterol,10),胡萝卜苷(daucosterol,11)。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6为首次分得。 第四章 轮叶棘豆、镰形棘豆及桑白皮的生物活性 对三种植物提取物进行体外抗HBV、HSV-1及口腔微生物活性筛选,研究发现:镰形棘豆中化合物( - ) - 5 - 羟基 - 7 - 甲氧基 - 二氢黄酮(( - ) - 5 - hydroxy - 7 - methyoxy - dihydroflavone,2)及2′ , 4′ – 二羟基二氢查尔酮(2′, 4′ - dihydroxy dihydrochalcone, 6)有较好的抗HBsAg作用,其IC50分别为0.335mg/mL及<0.021mg/mL,其SI分别为 >4及>2.67,化合物dalbergin(10)及4′ - 甲氧基 - 槲皮素 - 3 - O - α - L - 鼠李糖(1→2)- β - D - 葡萄糖吡喃苷(4′ - methoxy - quercetin - 3 -O - α - L - rhamnopyranosyl - (1→2) - β - D - glucopyranoside, 13)有一定的抗HBsAg作用,其IC50分别为0.045mg/mL及>1.211 mg/mL,其SI分别为1.36及>1.121;轮叶棘豆中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3)抑制HSV-1的MIC值为27.27μg/ml,镰形棘豆中化合物( - ) - pinocembrin (3)、(-)- 7 - 羟基 - 二氢黄酮(( - ) - 7 - hydroxy - dihydroflavone ,4)、4′ - 甲氧基 - 2′ - 羟基 - 查尔酮(4′ - methoxy - 2′ - hydroxy - chalcone,5)以及dalbergin (10)表现出一定的抑制HSV-1病毒作用,MIC分别为74.4、81.9、82.0、84.5、85.0μg/mL。桑白皮中化合物桑白皮素(morusin,2)、mulberrofuran G(4)、cyclomulberrin(5)有较好的抗HSV-1活性,其MIC值分别为7.74、23.5及10.06μg/mL;桑白皮中分得的化合物桑白皮素(morusin,2)、环桑黄酮(cyclomorusin,3)、mulberrofuran G(4)、cyclomulberrin(5)均具有较好的抗口腔微生物活性,其中化合物2、4活性优于阳性对照。 第五章 抗HBV天然活性化合物综述 本章包括67篇文献,概述了抗HBV药物筛选的体内外研究模型,综述了1990年至2007年发表的包括木脂素及多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及香豆素类等共77个抗HBV天然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以及抗HBV活性数据。
语种中文
2007-05-2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224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姚淑英. 轮叶棘豆、镰形棘豆、桑白皮化学成分及抗HBV、HSV-1生物活性研究[D].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10001_20042801064200(1652KB) 限制开放--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姚淑英]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姚淑英]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姚淑英]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