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药用植物中萜类结构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刘接卿
导师邱明华
学位专业药物化学
关键词麻疯树 桃花心木 大叶桃花心木 滇红椿 鸦胆子 萜类 细胞毒活性
摘要本工作报告主要进行了麻疯树、大叶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滇红椿和鸦胆子五种药用植物样品中的萜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的研究。从上述五种植物中分离鉴定了131个萜类成分,包含37个新化合物,其中有4个结构较为新颖的麻疯树二萜和2个重排的柠檬苦素类降三萜;细胞毒活性测试运用MTT体外测试法测定了本实验中所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对于人体HL-60、SMMC-772、A-549、MCF-7和SW480五种细胞株的杀死半数细胞时的有效浓度(IC50)。主要结果如下:从大戟科麻疯树(Jatropha curcas)根部分分离鉴定了48个萜类化合物,其中包括20个新化合物。从中发现了A环开环的curcusone型二萜(化合物1)、重排的rhamnofolane型二萜(化合物3)、A环开环或B环开环的rhamnofolane型二萜(化合物4-6)。对分离得到的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的测试,结果显示倍半萜均没有活性,而部分二萜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活性。根据测试结果,分别探讨了续随子烷型化合物和rhamnofolane型化合物细胞毒活性的构效关系。从广州采集的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干燥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从西双版纳采集的桃花心木(S. mahagoni)地下部分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6个化合物,包括2个新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22为降呋喃环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新化合物26是一个B环开裂且A环重排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从西双版纳采集的桃花心木(S. mahagoni)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0是一个重排的phragmalin型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从这两种桃花心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均没有较好的活性。从滇红椿(Toona ciliata var. yunnanensis)叶95%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4个萜类化合物,其中12个新化合物。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A环开环(如化合物3、4)、B环开环(如化合物6、7-12、19)和 A、B环开环(如化合物 5、16、17)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均没有活性,而未开环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2、13、14、18有比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对人工种植的鸦胆子(Brucea javanica)果实的主要化学成份进行了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得到1个新孕甾烷苷和7个已知苦木素类化合物。主要成分brusatol、bruceine B、bruceine D、yandanziolide A等含量高,且在细胞毒活性测试中显示出显著的活性。因而,作者认为人工种植与野生的鸦胆子作为抗肿瘤药用植物资源在主要活性化学成分上并没有多大变化。为总结前人的研究和启发我们今后对麻疯树属植物的研究,作者对麻疯树属植物的萜类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到目前为止,从该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约100个萜类化合物,有二萜、倍半萜和三萜。其中对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较多,主要有抗肿瘤、抗疟疾、杀虫等活性。报告中,作者对植物化学研究领域的某些问题的思索进行总结,主要探讨了光化学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被忽视的一面和怎样利用组合化学提高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活性化合物的成功率两个问题。
语种中文
2011-12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8711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接卿. 五种药用植物中萜类结构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D].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刘接卿.pdf(7206KB) 限制开放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接卿]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接卿]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接卿]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