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滇桐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高则睿
导师张长芹
学位专业植物学
摘要椴树科(Tliaceae)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是经济价值和系统学意义均较突出的乔木树种。本文对滇桐的居群结构特征和更新方式,传粉生物学特性和繁育系统,不同居群间的种子和幼苗相关性状指标及种子萌发特性,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旨在探讨滇桐的致濒因子,为滇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三年的资源调查,仅在云南东南部文山地区和西南部德宏地区找到六个野生滇桐居群。到2007年,六个居群健存的生殖植株数为584株,另外还有大量的幼苗和萌生枝。径级结构分析表明滇桐具有实生苗更新和萌生更新两种更新方式,从幼苗成长为幼树有障碍。幼龄树和成年树的个体径级结构多为间歇型,这与人为干扰等有关。当前,种植草果对滇桐栖息地的侵占和树木砍伐是两个严重威胁滇桐居群生存的因素。对文山州西畴县法斗分布区片断化生境中的滇桐开花物候、传粉生物学特性观察和繁育系统实验研究表明:滇桐每个花序有2-9朵两性花,单花花期为3-4天;单个花序花期为5-14天;同株异花授粉可以结实,但结实率低;杂交指数(OCI)大于4,花粉-胚珠比(P/O)等于1381;有效传粉昆虫为大头丽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该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在自然条件下滇桐结籽率较小(6.26±0.75%)可能与传粉昆虫少等因素有关。对六个野生滇桐居群的11个适合度相关性状指标比较研究,同时检测了居群大小与这些性状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六个研究居群在测量的11个性状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相关分析表明,除单个果实中的种子数(P < 0.01)外,其余性状指标的居群均值与居群大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各项性状指标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 > 0.05),各性状指标之间在进行Bonferroni矫正后也无显著相关性。来自法斗和江东居群的种子,在12小时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连续黑暗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W-FD: P < 0.01, W-JD: P < 0.05)。采用AFLP分子标记对滇桐六个居群共105个成年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表明,滇桐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虽然不低(PPL = 69.19%),但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却较低(居群平均:PPL = 26.22%)。文山地区居群的遗传多样性(PPL = 52.43%)高于德宏地区居群(PPL = 34.05%),其遗传分化程度也较大(Nei’s GST = 0.575; FST = 0.655)。UPGMA聚类分析将文山地区的四个居群聚成一支,而德宏地区的两个居群聚成一支。Mantel 检测表明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间有显著相关性(P < 0.05)。相关分析表明,居群隔离指数与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 < 0.05)。
语种ch
2010-0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6184
专题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则睿. 濒危植物滇桐的保护生物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高则睿.pdf(1790KB) 限制开放--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高则睿]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高则睿]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高则睿]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